中专的日子让我明白了许多
最后更新 : 2022.02.20

在如今的教育体系当中,高中是被分为两类的,一类是普通高中,而另一类是职业高中。
职业高中便是人们常说的中专或者叫中职。可是,谁不喜欢钱呢?
一提到中专这个词,人们只会用差来形容,这是整个社会的一种刻板印象,但有的时候,你又不得不说他是对的。
我曾经是个名副其实的差学生,有着一个中等偏下的成绩,在初中时总是爱玩爱闹的那类人,当时我还天真的认为自己最差也能上到最差的一所普高,然后再上所普通大学。
但到了参加中考,通知切线,随后又查阅到自己的分数,我比普高的最低分线高了五分,我本以为能上到最差的普高,度过三年。
但最终我却只能在一所中专里就读,但这段中专的经历也让我领悟、学习到了许多。
对于中专,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极差的代表,听说那里管理混乱,老师上课随便讲讲了事,学生也全部趴着睡觉,但事实却与我想象的不太一样。
我所在的学校是整个镇里最好的一所中专,在学校的讲座上,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中专生也可以去参加高考,其中的优秀生同样可以和普高的学生一样去上本科院校,这让我放弃了在这混日子的想法,我第一次有了想奋斗一次的想法。
学校的老师是很好的,他们很亲切,上课也都是尽力地在传授着知识,一切仿佛都和初中时差不多,但光明普照的前路上,依旧存在着诸多的无奈。
整个班级有四十个人,有三个早早的便退学不读,剩下的也基本都是混日子型的人,真正愿意读书的人全班只有七个人左右。
那些不想读书的人也有他们的不同:
有的人虽然不读书,但会自己做好所有的事情,自己去打工赚取生活费和学费,不仅不向父母要一分钱,逢年过节还可以给自己的父母买上些许礼品;
有些人则每天抽烟喝酒,伸着手向父母要钱,不够就去借,陷入无限的死循环当中。
我是一个很随和的人,我不会强迫一个人改变,但我会从内心里鄙视这些废人,我认可着读书不是唯一出路的道理。
所以尽管他上课从来没醒过,但我内心里依旧还是尊重着他的选择,至少他相比起别人,多了一份本属于成年人的成熟与稳重。
在中专,不止可以学到成熟和知识,还有人生百态。
有的人总是喜欢以自己的社交圈来作为吹谈的论资,他们会特别喜欢说自己认识多少人,认识多远的人,交过多少男女朋友,懂得怎么与人交流与处理社交关系。
也有总与社会朋友花天酒地到凌晨,而迟到或直接旷课的人,他们算是一类特殊的人,我个人并不喜欢一个社交圈广的人。
在我看来,他们缺乏专一和深情,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在面对社交的事情上会做得很好,像我这种对关系很专一的人,则总是因为一些小事而闹心。
我们的教育体制一大特点在于培养全能型的人才,曾经我也认为这样是好的,但随着我不断的成长与学习,我发现这是绝对错误的。
我们的教育应当学习一样东西,叫做适时的抛舍。
有些时候,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习的,这事儿挺悲哀的,当他们在本该无知的时候有知了,他们便会变废了,表面上他们懂得很多,学习能力很强,新兴的东西他们一看便会,但他们只会将这些东西变为低俗的烂梗、嘲笑他人的工具,自傲的包袱。
教育的首要应当是品德,而不是掌握了多少的知识,一个博才大略的人,没有了品德也终将成为危害社会的一大定时炸弹,适时的抛舍,让他们到他们真正热爱的地方去,反而能成就更多的人。
自走自路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道理,用孟子的一番名言来说叫穷则独善其身。
尽管这个学校里有诸多如我所说的坏事物,但我并没有受到他们的影响而堕落,我时常埋怨着环境一直保持着一份孤傲的形象,尽管这使我基本没有什么朋友和关系网,但我至少将时间利用了起来,我会比别人提前一小时到教室里自习,这使我的成绩总是名列在班级第一。
尽管这是鸡头,但至少证明着我在努力,这是我在初中所不能有的,环境越是糟糕,便越要学会自我觉醒。
我总是自诩为天才,无论是制度或是任何的东西,我总能在书面上为其做出最优解,这也令我总是对制度感到不满,例如学校抽烟的人往往会躲在厕所里,除了巡班老师勤快与幸运点能抓到几个外基本是一无所获。
而学校的领导却要求学生们去举报抽烟者,否则按包庇来处理,撤销评优评先并给予处分,这不得不说是非常不合理的,学生能够管理好学生,那为什么需要教师呢?
真正好的解决方案应当是增加巡班次数,调整好时间并在学校的管理层面进行改动,世上的任何事情都没有绝对的做不好,只要有一颗勤劳的心和灵活的头脑。
如果没有这段经历,我或许还生活在蜜糖里不知醒悟,中专从最初的厌恶到现在的喜爱,他伴随了我两年多的成长,也让我在无形中学习了许多道理,明确了自己的方向。
或许正在阅读这篇文章的你也和我一样在中专就读或陷入迷惑之中,不用担心自己的不合群,人一旦合群便会变得平庸,你要学会独善其身,走好属于自己的路。
尽管这让你在同学眼中变得孤傲、高冷,使你失去了在校园里的关系网和社交圈,但找到自己的特长,通过适时抛舍,让自己脱离迷茫找到成功的道路,是青春乃至一生中最重要的东西。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