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升学,在人们的印象中,其实貌似就是高职单招和对口升学。其实除了这俩常见的升学模式,职业教育领域还有很多惊艳的贯通培养模式,校企共同培养升学模式,以及国外深造模式等等。在升学的道路上,中职学校还是应该开拓思路,积极寻求校企合作、中高职院校合作,丰富育人渠道,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升学需求。
下面分享几个与中职升学相关的育人模式和案例,以启发思路。
一、普通3+2
中职最常见的中高职贯通模式,不再赘述。
二、职教高考班
未来最火爆的升学模式,也将是未来中职升学的主流渠道。职教高考是要与普通高考并驾齐驱的升学模式,因此,招收高分考生组建升学班也是未来各个中职学校都会选择的方式。从目前的山东职教高考试点情况来看,基本上100%的学校都开设了职教高考班,这与非试点地区的河南有很大的不同。职教高考是中职升学的主流方向,因此,选择职教高考班也将是主流选择。
而且,随着职教高考班的流行,现在为了强化升学班的管理,有些学校甚至组建了专门的升学部,实施单独管理,单独教学,将其与普通中专学生相对隔离,形成一个独立的教学管理氛围,也算是为冲本考生创造了一个更有利于学习的环境。
从山东一些学校的管理情况来看,效果明显,本科录取率有些专业都能达到50-78%,远高于普通高中的44%。要知道这些学生可都是被高中淘汰的学生,能够逆袭本科大学,着实不容易。
三、中高职学校联合实施3+3培养
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开展联合办学,通过高职单招定向招生。3+3也有试点地区,真正的3+3类似于3+2,算是其加强版。但是本篇我们重点说的非试点的3+3,也就是最常见的通过高职单招开展3+3教育。
【案例】:临沂市理工学校开办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该专业是学校与山东海事职业学院联合办学,开设高铁乘务和空中乘务方向人才培养。学生在临沂市理工学校学习两年,第三年参加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单招考试,合格后到山东海事职业学院就读,毕业颁发大专毕业证书。
四、校企定向升学培养
学校和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实施定向培养,不仅合作培养就业学生,也合作升学教育。
【案例】:临沂市工业学校开办的蓝海酒店管理班,该专业是学校与山东蓝海集团校企合作,定向培养。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由蓝海集团针对品学兼优的学生设置奖学金。毕业后到蓝海集团实习或就业,也可报考蓝海集团合作院校(本科或高职类),升学后继续执行“蓝海订单班”奖学金政策。
五、国际合作升学
中职学校通过与国外大学合作办学,实施“3+2”或者“3+4”贯通培养。
【案例】:临沂市高级财经学校与加拿大公立大学亚岗昆学院(AlgonquinCollege)联合举办加拿大直通车国际合作班项目,合作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分段培养通用管理等八个专业的本科人才。
该校和北极光学院(Northern Lights College)联合举办加拿大直通车国际合作班项目,合作开展3+2中高职贯通培养,分段培养工商管理、会计两个专业的专科人才。
六、一体化升学、出国深造、就业
通过校企合作开展定向升学、出国深造以及就业安置,实现人才的一体化培养。
【案例】:泰安市科技中等专业学校开设的康复技术专业。该专业是学校与山东省财金康养教育有限公司合作,学生毕业后可通过单招、职教高考等方式,顺利升入公司合作高校继续深造。深造期间,学生免费派往日本见习一年,回国后可安置到集团公司工作。
这些新的合作模式中,我们都见到了企业的影子,有家长会说有企业参与是不是就是高收费,在这里我们还是要正确看待企业参与对于升学教育的重要性。职业教育终归还是就业教育,学生最终还是要走向市场,还是离不开企业的需求。因此,让企业参与升学,能够让升学更接近企业需求,而不再是一味刷题,死记硬背。只要企业在教育部门的监管之下,合理收费,那么一切合作都是可以的,对于家长,对于学生,对于学校,对于企业,对于社会都是多方共赢的局面。
当前,我国全民教育水平早已大幅度提升,九年义务教育乃至三年高中层次教育已经普及,终身学习已是大趋势。所以,不管中考如何选择,对每个中考生和家长来说,明确今后的学习规划路径尤为重要。
那么,初中生的升学之路有哪些呢?综合来看,有以下几个方向:技校、中职、普高、“中职+大专”。
下面我们逐一列举介绍这些升学路径。
途径一 :初中 — 技校/技师学院(中高级证)+成教学历 — 就业 — 预备技师/技师
选择途径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掌握一技之长,是立足于社会的根本,学会一门技能,受益一生。国家在职业技能教育方面投入很大,为各行业技能人才学习进修提供多种途径,技师待遇基本与副教授相当。
在校专业技能学习期间,可以报考成人大专学历,满足就业或者未来进一步进修时的学历要求。将来也可以继续报考本科学历或在职研究生。
途径二 :初中 — 技校/技师学院(中高级证)— 春季高考/春考单招 — 大专/本科 —(统招专升本)— 考研
途径二区别于途径一之处在于,三年技校学习之后并不直接就业,而是通过参加春季高考或者春季高考大专单招,进入大专或者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大专期间可以参加统招专升本。本科期间,可以直接考研。
途径三 :初中 — 中专/中职(三年制,中专学历)— 春季高考/春考单招 — 大专/本科 —(统招专升本)— 考研
通过三年职业中专学习,同学们既学到一技之长的专业技能,同时又拿到中专学历证书。通过报名参加春季高考或者春季高考大专单招,进入大专或者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大专期间可以参加统招专升本。本科期间,可以直接考研。这与上述的途径二的升学路径是一样的。
途径四 :初中 — 高中 — 夏考高考/春考综招 — 大专/本科 —(统招专升本)— 考研
普高生除参加夏季高考之外,也可以报考春季高考综合评价招生,进入大专院校学习。后续通过参加统招专升本考试,进而升本、考研。
途径五 :初中 —“3+2”中专+大专(三年中专,二年大专)— 统招专升本 — 考研
“3+2”是指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经考核合格,进入对口合作的大专院校继续学习二年,获得大专学历。并可参加统招专升本考试,升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二年)。本科期间,可以直接考研。
因开设“3+2”项目的中职学校较少,所以“3+2”的报考难度高于普通中职专业,想报考的同学要早做准备,早下功夫。
途径六 :初中 —“3+4”中专+本科(三年中专,四年本科)— 考研
“3+4”是指在中职学校学习三年,经考核合格,进入对口合作的本科院校继续学习(四年本科)。本科期间,可以直接考研。
因开设“3+4”项目的中职学校较少,所以“3+4”的报考难度高于普通中职专业,想报考的同学也要早做准备,早下功夫。
途径七 :初中 — 五年一贯制大专(五年制)— 统招专升本 — 考研
五年一贯制大专,一般由高职大专院校开设,学生在中考时直接报考,录取后进入大专院校学习五年,毕业时获得大专学历。进而可以升本、考研。
上述七种途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选择。
春季高考(包括春考统考、春考单招、春考综招)为技校/中专/高中学生提供了读大学的途径。通过专业知识和技能实操考试,学生可以进入高职大专院校和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后续还可通过统招专升本考试进入本科院校继续学习(两年)。
单招(单独招生)、综招(综合评价招生)是高职大专院校在春季高考统考和夏季高考之前,单独安排的招生计划,中专/高中应届生、往届生、社会考生均可报名,通过考核者直接录取为大专新生(注意只能是大专),不再参加春季高考统考和夏季高考的考试。
老师您好:现在我很纠结,本想就像你说的那样,优选优职中的升学班,可又怕录取不到,目前在这个XXX中专,只是形式上的交了钱,报了个名,报志愿得等到中考成绩出来再说!
省会好职中升学班中考成绩要求400分,而我家孩子模拟考的分数加上体考分数最多370几那个样!招办老师给我说可以报3+2,分数要求350分!
现在纠结不知是报3+2好,还是直接报3年中专好!报3+2,2年制大专,含金量少,社会认可度低!就直接报3年制中专,招办老师说也可以通过高职单招升学!
求老师指教,我现在到底给孩子报个3+2呢,还是就是上个3年制中专,到时候通过高职单招升学,但又担心毕竟高职院校单招得少,怕没有机会录取!
这是一位家长关于“3+2”和3年制该如何选择提出的咨询问题。我相信,这也是此刻很多家长正在纠结的问题。本期我们就通过这个案例,来分析下“3+2”,3年制该如何选择。
一、家长的痛点,“3+2”看不上,3年制怕学坏,升学班怕考不上
家长的顾虑,看似是中职学校选择这个眼前问题,其实是事关未来发展的深远问题。说得简单一些其实就是“3+2”、普通3年制、升学班的选择问题。
去年,帮一个朋友家的孩子选择中职学校的时候,感觉特别明显。因为比较熟悉,所以家长就把所有的疑虑、担心一股脑地告诉了我。其实,按照我的推荐还是优选升学班,但是家长一方面还是不了解职业教育,另一方面可能对自己的孩子更为了解,还是想求稳,最后选了“3+2”。我不反对家长的选择,因为所有的选择,有我这方面提供的参考依据,更重要的还是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研判。在孩子这方面,谁都没有家长了解。因此,家长的最终决断我还是认可的。
那本篇我们先给大家分析下,这三个选择到底对未来能有多大的影响?
1.“3+2”,含金量的问题影响就业
选择了“3+2”,那就意味着选择了通过升段考试升学的通道,3年中专,2年大专,最后拿到全日制两年制大专毕业证。5年时间,稳稳妥妥,平平安安,只要不是发生太大问题,只要不是学得太差,拿到大专业毕业证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么平淡的学习生活,这么容易获得的毕业证书,也隐含了两大问题:第一,不存在什么竞争,因此毕业证的含金量也就不高,家长需要有心理准备;第二,由于不存在太大竞争,学生的学习压力不强,学习动力不足是最常见的问题。
“3+2”对未来影响最大的就是毕业证含金量问题,有些企业直接标明不招聘“3+2”考生。但是对于多数企业来说,其实还是比较开明的。但是肯定不如3年制的大专毕业证分量足。尤其是在挑选简历的时候,有可能你连进入第二轮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就被淘汰了。
2.3年制,氛围环境是个大问题
选择了普通3年制,就意味着选择了通过高职单招升学的通道。为什么家长不想让孩子报3年制,因为3年制的学生素质水平参差不齐,里面有就业的,有升学的,有高分的,有低分,有应届的,也有往届的,甚至还有连中招考试都没有参加的。我曾经写过一篇关于普通三年制班级考试的文章,一个班里有强烈升学意愿,并且能够持续努力的基本也就是3-5个,很多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被环境所改变。这也是家长最担心的地方,孩子不仅不学习了,还学坏了。
三年制通过高职单招升学,将来能够获得全日制3年制大专毕业证。这个毕业证跟其他渠道,诸如普通高考、对口升学考进大专,拿到的毕业证一模一样,没有区别。但是最关键问题就是,究竟能有多少人考得上;即使考上了,有多少人还在学,又有多少人学到了知识和技能。
因此,3年制班级的最大问题就是学习环境和氛围,以及学习习惯的养成,而且这些影响是深远的。
3.升学班,愿不愿意冲一把,很重要
选择了升学班,就意味着选择了通过对口升学的通道。升学班,目的很明确,就是冲刺本科升学。各个地区,各个学校叫法不一,有叫职教高考班的,有叫中职升学班的。总之,这类班级类型,目标就是优质高职,甚至本科。但是,纵观所有中职学校,基本上各个学校升学班的名额,班级数量都是有限的,因此,这样的班级收分肯定是比较高的。
升学班的学生,一般来说考进一个优质高职问题不大,最好的结果是考进本科院校。如果能够进入本科,那未来就完全不同了。我们不能说就飞黄腾达了,但是最起码跟普通高考的考生基本持平了。
二、三种班级选择所面临的升学现状如何
这三种班型目前升学现实是什么样的,我们需要了解,这很重要。
我们经常见到“3+2”的学生,对自己将来要上的高职院校,各种看不上眼,总觉得联办高职太次。其实,这就是一种典型的“太容易获得,不知道珍惜”的表现。其实,很多“3+2”联办的高职都是公办高职,有些甚至是本地区优质高职,这样的高职院校,如果不是因为“3+2”联办的关系,让学生自己去考,能够考得上的学生很少。但是学生不了解,总觉得自己实力强,总觉得其他的才是好的。但是大概率是要失败的。
因此,作为家长来说,需要全面了解目前的升学情况,根据升学情况,再结合孩子情况,妥善选择。
“3+2”的升学模式,我们就不再赘述了,本身不存在太大的竞争。
重点说一说高职单招和对口升学。
目前高职单招的竞争是越来越剧烈了,尤其是优质高职资源,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随着这些年职普分流的实施,越来越多的初中生流向职业教育,生源地增多,也将整个生源的素质提高了一大截,但是高职院校就那么多,一时间呈现“僧多粥少”的状况。而且,生源多了,生源质量提高了,录取分数自然也就水涨船高了。尤其是中职学校也开始按分数录取之后,学生按层次分流,分数高的中职学校,学习氛围,管理严格度都非常理想,学生的成绩也就更加稳定,这种大批量的素质提升,也都在加速着高职单招的竞争压力。
以前,不要说优质高职学校了,那些普通公办高职的高收费校企合作专业,根本就不被学生所考虑,但是这两年已经开始出现报名人数远超录取数的情况了。也就是说,只要是公办高职,高收费专业也有人报,而且是很多人报,需要淘汰,需要择优录取。
高职单招如此情况,对口升学,那就竞争更激烈了。
三、家长该怎么选
面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家长该怎么办?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我的建议如下:
第一,如果孩子成绩能上升学班,就不用考虑其他,优选升学班。
在该奋斗的年纪,却选择躺平,这是一种对生命的不负责任。既然能够达到升学班的成绩,那说明孩子本身素质还是可以的。虽然在普通高考体系下,孩子不占优势。那不意味着,在职教高考这条赛道上,孩子还是一无是处。因此,我建议还是再冲一把,在另外一条赛道上,冲上本科,实现弯道超车。
当然,这就需要家长根据孩子实际学习情况来进行专业选择,毕竟有些孩子本身数学或者英语就不好,那你肯定要扬长避短。要知道,职教高考并不是全都考语数外的,像河南地区对口升学考试中,幼师类考试可是没有英语。那对于偏科严重的女孩来说,这就是实现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第二,如果分数很不理想,选择“3+2”还是3年制看家长财政状况。
“3+2”能轻松上大专,3年制通过高职单招也能上大专。其实就结果而言,都能实现大学梦。可能有人会问,之前不是说高职单招的高职院校竞争很激烈么?是的,优质高职,省会高职竞争很激烈,但是总有偏远地区的高职,总有很一般的高职,总有地市的民办高职,存在着招生困扰。一般来说,如果高职不咋地,你报名了也能考上。但是,我下面要说的就是费用问题了。这几年情况来看,最后那些不怎么学习的孩子也上学了,但是多数都是地市的民办高职,一年学费一两万,这就看家长的接受度了。
第三,与其纠结选择什么学校,不如多鼓励孩子多拿几分。
我建议中考前,家长还是多鼓励孩子好好学习,争取多拿几分。如果能够达到升学班的分数,那所有问题都迎刃而解了。可以给孩子确立一个目标,例如开篇的家长,我们就将分数设定在400分,分析各科问题,把目前存在差距的那几十分给填补了。这才是正事。
如果孩子没有达到400分,没有考上意向的中职升学班,那可以考虑收分低一些的中职学校升学班。这样的选择就像没考上一中,那咱们选择二中,三中等,以此类推。
当然,如果孩子成绩实在一般,且没有太多学习欲望,那就“3+2”吧,至少稳妥。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有些同学以后想当一名警察,就报考了提前批的警察学校,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上了警校之后,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警察,以及公安联考到底是什么?本文跟大家解读一下入警率超高的公安联考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儿,以及公安联考是怎么实现岗位分配的。
公安联考其实是一个简称,它的全称是公安机关面向全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含研究生统一招录人民警察考试,属于公安警校毕业生的便捷的入警机制。公安联考,每年都会定期组织统一的笔试,笔试之后,会分省区市来确定录用计划,划定分数线,组织面试、体检考察和录用。笔试,面试,体检,体能测试考察等,这些程序全部合格的毕业生,才会原则上按照笔试总成绩的高低,由高到低的顺序来选择职位,笔试的部分是由申论、行政能力测试,还有公安专业知识,这三部分组成的。笔试的总成绩,就会按照行测、申论和公安专业知识433的比例来计算总成绩。
公安专业毕业生,大部分都是回生源地的公安机关入警,但是并非全部都是要回生源地,入警之后,对服务的年限也是有规定的。新录用的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在录用单位的最低服务年限是五年,含试用期。公安联考,采用的是一次笔试两次招录的考试方式,也就是说,一次考试可以有两次的入警机会,所以,有时候也会被大家称为“一考两用”。
第一个批次的招录单位,主要就是公安机关以及直属单位,铁路、交通、民航、海关、缉私机关等,面试和录用时间跟国考的时间同步,大约就是在每年的二月份到三月份;第二个批次招录的单位,主要就是地方以及森林公安机关,这个就属于生源地或者是就学所在省份的省内的职位,省内的职位又分省厅和地市。省厅一般是面向全省招录的,而地市一般都是限本地市的毕业生报考。不过有的省份的省厅和地市的职位,也都是全国统考的,不过这种会相对比较少一点。第二批次招录单位面试和录用的时间,大致和省考同步,大多数都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如果考生被第一批次的单位录取了,就不能够再报考地方以及森林公安机关了。
再和大家解释一下,一次笔试两次招录具体怎么去操作的。考生在进入公安联考笔试环节之前,如果自身条件满足第一批次岗位招录报名的资格,可以优先填报第一批次的岗位志愿,如果笔试的成绩没有入围,或者是没有通过第一批次的岗位的面试,那么,在原来填报的第一批次的岗位志愿和第一批次的面试成绩,都将视为无效,也就是全部作废,这个时候,考生将自动划到第二批次岗位招录的面试,但是笔试的成绩跟第一次是一模一样的,还是会保持不变,也不会出现一些家长和考生担心的,因为第一批次没有录取,划到了第二批次会不会降低我笔试成绩的权重分。
总结一句话,公安联考的成绩,可以在第一批次的公安部以及直属机关等等这些单位用。也可以在第二批次回生源地单位招录中使用。第一批次没有考上的不影响你第二批次回生源地招录,第一批次有一点高考里面的提前批,他的设置,实际上就是提供了一种毕业生可以全国流动的可能性,为优秀的警校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第二批次的岗位,是在联考的笔试、面试、体测、体检、考察等等这些程序全部合格之后,现场按照笔试成绩的高低,来进行排名,排名靠前的考生,可以现场优先选择岗位,也就是我们经常所说的高分好岗。
往往的第一批次的招录和第二批次招录之间,会存在两到五个月左右的时间间隔,所以说这两个批次的招录,不会因我们考生报考直属的岗位没有被录取,而错过了参加地方岗位招录的机会,两个批次之间,不会产生这个招录的冲突,所以说还是非常人性化的。
以上这个解读,其实也回答了大家另外一个问题,如果我不想回生源地怎么办?或者说公安联考是不是必须得回生源地?如果是不想回生源地,那就得好好考试,好好表现,确保第一批次的岗位被录取,当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我不想参加第一批次的招录,想回生源地怎么办?第一志愿直接填报“虚拟岗位一”,则第一批次招录自动作废,而这个“虚拟岗位一”,就是给那些不想参加第一批次单位招录的考生一个考试机会,这样的话,会掉到第二批次来进行录取。
根据往年的报考数据,多数的公安类的院校,联考入警的入警率,大多数都是在90%以上,其实换一种说法,就是只要你在学校里面别混的太不像话,基本上都是可以通过公安联考的,尽管公安联考是未来想当警察的考生最便捷的入警机制,但是大家要注意一下,有以下几类考生,是不能够参加公安联考的。第一个就是公安院校的非公安类专业。目前,一共有35所公安类的院校,其中由公安部直属的本科警校一共是五所,省属的本科警校和专科警校分别是20所和15所。其中,目前能够参加公安联考的警校是32所,具体的学校和专业看下方图片。
大家一定要注意,只有这些公安院校的公安类专业的毕业生,才能够参加公安联考,其他专业的毕业生,均不能够参加。第二,就是一些政法类院校的公安类专业,大家会发现,有很多政法类的高校同样也有公安类的专业,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西安政法大学的侦查学刑事科学技术等等这些公安类的专业,但是大家要注意,虽然政法类的高校,可能也有公安类的专业,但是因为政法类高校,它不属于公安类院校,所以,这些学校的公安类专业的毕业生,也是没有办法参加公安联考的。这个我们从公安联考的全称上面也能够看出来
公安机关面向全国公安院校公安专业应届毕业生含研究生统一招录人民警察考试
所以说政法类的高校的公安类专业毕业生,如果想当警察只能够通过国考、省考或者是社会招聘考试来入警。第三个,就是司法警校司法警校的毕业生,也没有办法参加公安联考的,因为他们也不是属于公安类院校,但是,可以通过参加司法警校的联考和公务员考试来入警。
通过以上的分析,大家应该能够明白公安联考的招录对象,就只有公安院校公安专业的应届毕业生,而且必须是全日制的,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讲,有且只有这一次机会,所以说,一定要珍惜,对于那些想要报考警校的考生跟家长来说,一定要仔细确认报考的学校和专业是否在联考院校以及专业的类别范围之内,务必是公安类的专业,才能够参加公安联考,否则,你通过社会招聘考试入警的难度,将会大大增加。
警校“公安联考”是一个什么样的考试?具体有哪些报考流程?报考方面?警校的公安联考是指公安院校的公安专业应届生才可以参加的一种特殊公务员警察岗位考试,要求报考人员应当符合人民警察的基本资格条件。
并且,报考人员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得报考:毕业时不能达到毕业条件,不能取得相应学历的;不符合拟任职位所要求资格条件的;法律法规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报名后,须对报考人员进行资格审查,明确考生生源地,生源地为考生当年高考时户籍所在地。
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未参加全国统一组织的当年公安机关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考试录用公务员(简称公安院校全国统考)考试的,今后不再享受公安院校公安专业人才招录培养制度改革有关政策。
笔试方面?
笔试包括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实行计算机化考试,考试时限为120分钟。申论考试时限为150分钟。专业科目考试时限为120分钟。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申论和专业科目笔试按40%、30%、30%的比例合成笔试成绩,笔试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
面试方面?
体能测评合格人员参加面试,面试时间、地点另行通知。面试后,笔试成绩与面试成绩按8:2的比例合成考试总成绩,考试总成绩保留小数点后两位(第三位小数按照“四舍五入”办法处理)。面试成绩低于60分的,取消进入下一环节资格。
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头顶警徽熠熠,身后警旗猎猎,正义感是苏警学子必不可少的。就让官小微带你走进学警的日常生活,一窥一腔正气的养成吧!
法,国之权衡也,时之准绳也。法律是维护正义的重要手段。警院学子们在公法私法等法律法规的学习中,感受正义;在老师讲授的理论法条和具体案例中,厚德崇法。
正义与法律血脉相连,它如法律树上的一朵蓓蕾热烈绽放,如真理源头的一股清泉踊跃奔流。法令既行,纪律自正。身为一名公安大学生,我们理应秉承法律信仰,守护公平正义。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学警们通过学习强国等平台,积极进行每日政治理论的学习,纵览时政,感悟正义。通过平日的点滴积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正义不仅如清泉滋润着每个人的精神家园,更是一种凝聚人心,催人奋进的高尚情操。不能胜寸心,安能胜苍穹。
只有通过政治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才能经受住人生的各种考验,为正义事业而不懈奋斗。
真正的知识要从书本走向现实,真正的法律并不仅仅是抽象的逻辑,更是每一个鲜活的故事。公平和正义不仅仅要在书上体现,更要在实践中回响。
在实习和见习中,学警们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开拓眼界,增长知识,更加遵从内心的正义感,用一双干净的手和一颗纯洁的心去实战,守护正义的神圣。这是我们的选择,也是公安人背负的使命和担当。
虎踞紫金山,龙腾扬子江,正义感责任感激荡在学警们的心上。心中责任重,头顶警徽亮。
日复一日的历练使得学警更加明白正义的价值与意义,努力成为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人民警察。